部件 | 主要物料名稱 | 含義 |
電池系統 | 電芯 | 電池系統的核心部件,提供電能存儲和釋放功能。常用于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對續航里程和性能的需求。 |
| 電池模組 | 多個電芯組合而成,通過串聯和并聯實現更高的電壓和容量。其內部結構緊湊,具備良好的電氣連接和散熱性能,可有效提高電池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 |
| 電池包 | 包含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箱體等,是電池系統的最終裝配形式。具有優良的防護性能和結構強度,可抵御外界的沖擊、振動和腐蝕,確保電池系統在各種工況下的穩定運行。 |
| 電池管理系統(BMS) | 監控和管理電池的充放電過程,確保電池安全運行。其通過精確的電壓、電流和溫度檢測,實時評估電池狀態,實現智能充放電控制和故障預警,從而延長電池壽命,保障車輛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 |
| 電池箱體 | 保護電池模組,提供結構支撐和防護。常見的材料有鋁合金和高強度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抗沖擊性,能有效防止水分、灰塵和外力對電池模組的損害,同時具備輕量化設計,降低整車重量。 |
| 電池連接片 | 連接電芯和電池模組,實現電能的傳輸。采用高導電性的材料,如銅或鋁,確保電流的順暢流通,減小能量損失;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保證長期使用的可靠性。 |
| 電池冷卻系統 | 包括冷卻液、冷卻管路、散熱器等,用于維持電池的適宜工作溫度。合理的冷卻系統設計能夠有效散熱,防止電池過熱,確保電池在高溫環境下仍能穩定工作,從而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和循環壽命。 |
| 電池包密封膠條 | 密封電池包,防止水分和灰塵進入。其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耐候性,能在各種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保持穩定的密封性能,有效阻隔外界環境對電池包內部的影響,同時具備一定的防火和防爆功能。 |
| 電池包絕緣材料 | 隔離電池包內部的帶電部件,確保電氣安全。常用的材料有高性能絕緣塑料和絕緣纖維,具備優異的絕緣性能、機械強度和耐熱性,可防止電池包內部發生短路或漏電等電氣故障,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
| 電池包固定支架 | 固定電池包在車內的位置,提供結構支撐。采用高強度鋼材或鋁合金制造,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抗變形性能,能牢固地將電池包固定在車輛底盤或其他合適的位置,保證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 |
電機系統 | 定子 | 電機的靜止部分,包含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定子鐵芯通常采用優質的硅鋼片疊壓而成,具有低損耗和高磁導率的特點,可提高電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定子繞組則由多股漆包線繞制,用于產生磁場和感應電動勢。 |
| 轉子 | 電機的旋轉部分,包含轉子鐵芯和轉子繞組。轉子鐵芯同樣采用硅鋼片疊壓工藝,具有良好的導磁性能和機械強度;轉子繞組則根據電機類型的不同,可采用鼠籠式或繞線式結構,實現電機轉子的旋轉運動和能力轉換。 |
| 電機外殼 | 保護電機內部部件,提供結構支撐。常見的材料有鑄鐵和鋁合金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能承受電機運行時的電磁力和機械應力,同時起到散熱和防塵防水的作用,保證電機在各種環境下的正常工作。 |
| 電機端蓋 | 封閉電機外殼的兩端,提供結構支撐和防護。其與電機外殼緊密配合,形成完整的密封腔體,防止灰塵、水分和異物進入電機內部,同時為電機的軸承和線圈等部件提供安裝位置和保護。 |
| 電機軸承 | 支撐轉子,減少摩擦,確保電機正常運轉。采用高精度的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具有低摩擦、低噪音和高精度的優點,可承受電機運行時的軸向和徑向載荷,保證轉子的平穩旋轉和電機的長壽命。 |
| 電機冷卻系統 | 包括冷卻液、冷卻管路、散熱器等,用于維持電機的適宜工作溫度。合理設計的冷卻系統能有效散熱,防止電機過熱,提高電機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同時確保電機在高溫環境下的穩定輸出。 |
| 電機控制器 | 控制電機的運行,包括電機的啟動、停止、調速等。其通過精確的電流控制和頻率調節,實現對電機轉速、轉矩以及正反轉的精準控制,以滿足車輛在不同行駛工況下的動力需求,如起步加速、爬坡和低速行駛等。 |
| 電機連接線束 | 連接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實現電能和信號的傳輸。采用耐高溫、耐腐蝕和抗干擾的線束材料,確保信號和電能的穩定傳輸,避免因線束問題導致電機控制異常或電能損耗過大,保障電機系統的可靠運行。 |
| 電機固定支架 | 固定電機在車內的位置,提供結構支撐。采用高強度的鋼材或鋁合金制造,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抗振性能,能穩固地將電機安裝在車輛底盤或動力系統附近,保證電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因振動或沖擊導致電機移位或損壞。 |
電控系統 |
|
|
| 逆變器 | 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供電機使用。其核心是功率半導體器件,如IGBT,可實現高頻率的電流切換和精確的電壓控制,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高效地轉換為電機所需的交流電,保障電機的正常運行和高效能量轉換。 |
| DC-DC轉換器 | 將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供車載電器使用。可根據實際負載需求,將電池的高壓電能精確地轉換為適用于車載電子設備的低壓電能,如為車燈、音響系統、空調和通信設備等提供穩定的電源,同時具備高效的電能轉換效率和良好的穩定性能。 |
| 車載充電機 | 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電池充電。其通過高效的整流和濾波電路,將外部交流電源(如家用插座或充電樁)的電能轉換為與電池相匹配的直流電能,對電池進行充電,具備智能充電管理功能,可自動調節充電電流和電壓,實現快速充電和保護電池。 |
| 高壓配電盒 | 分配高壓電能,連接電池、電機、逆變器等高壓部件。其內部集成多個高壓繼電器和接觸器,根據車輛的運行狀態和需求,合理分配和控制高壓電能的流向,確保電池、電機和逆變器等高壓部件之間的電能傳輸安全、可靠和高效。 |
| 低壓配電盒 | 分配低壓電能,連接車載電器和控制系統。負責將車載電源的低壓電能分配到各個電子設備和控制器,如車身控制模塊、儀表盤、安全氣囊和影音娛樂系統等,實現對車輛各種功能的控制和監測,具有良好的溫度適應性和抗干擾性能。 |
| 繼電器 | 控制電路的通斷,實現電路的自動控制。其利用電磁原理,通過小電流控制大電流電路的通斷,實現電路的自動切換和控制功能,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高壓和低壓電路系統中,如控制電機的啟動和停止、電池的充放電等,具有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和體積小等特點。 |
| 保險絲 | 保護電路,防止電路過載和短路。安裝在電路中的關鍵位置,當電路中出現過載或短路故障時,保險絲會迅速熔斷,切斷電路,避免電流過大對電路和電子設備造成損壞,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保障車輛電氣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
| 控制模塊 | 包括各種電子控制單元,如電機控制模塊、電池管理模塊等。其通過復雜的電子電路和軟件算法,對車輛的各個子系統進行精確的控制和監測,實現車輛的智能駕駛、能量管理、安全防護和故障診斷等功能,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控制系統之一,具有高性能的計算能力和實時響應能力。 |
| 傳感器 | 檢測車輛的各種參數,如速度、溫度、壓力等。常見的傳感器類型包括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等,它們能夠實時感知車輛的行駛狀態和環境參數,為車輛的控制系統提供精確的數據輸入,從而實現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
| 線束 | 連接各個電子部件,實現電能和信號的傳輸。采用高質量的導線和連接器,具備良好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和耐環境性能,能夠承受車輛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應力和惡劣環境條件,如高溫、低溫、振動和腐蝕等,確保電能和信號的穩定傳輸,保障車輛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 |
車身系統 |
|
|
| 車身框架 | 包括車身骨架、車身地板、車身側圍等,提供車輛的整體結構支撐。其采用高強度鋼材或鋁合金等材料,通過先進的焊接和連接工藝進行組裝,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承受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種力和載荷,確保車輛的結構安全和行駛穩定性。 |
| 車門 | 包括前門、后門、尾門等,提供乘客進出車輛的通道。其設計注重密封性和隔音性,能夠有效隔絕外界的噪聲和風雨,提高乘坐的舒適性;同時,車門的開合機構和鎖止裝置具備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確保乘客在各種行駛條件下能夠方便、安全地進出車輛。 |
| 車頂 | 提供車輛的頂部覆蓋,保護車內乘客和物品。常見的車頂結構有平頂和弧形頂等,其采用高強度的鋼材或輕質復合材料制造,具備良好的抗沖擊性能和隔熱性能,能夠抵御外界的雨、雪、風和陽光的照射,同時還能為車內提供足夠的頭部空間和采光。 |
| 車底 | 提供車輛的底部覆蓋,保護車輛底部部件。其設計考慮了空氣動力學性能和碰撞安全性,采用防護板和導流板等結構,減少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空氣阻力和底部摩擦,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和行駛穩定性;同時,在碰撞情況下,能夠有效吸收和分散撞擊能量,保護車輛底部的關鍵部件。 |
| 前艙 | 包括發動機艙、電池艙等,用于安裝動力系統和相關部件。其內部空間布局合理,能夠滿足電池、電機、逆變器等動力系統的安裝和布置需求,同時具備良好的通風和散熱性能,保證動力系統在高溫環境下的穩定運行;前艙的防護結構還能有效防止外部異物進入和撞擊對動力系統造成損壞。 |
| 后艙 | 用于安裝電池、行李等。其設計注重空間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能夠合理地安排電池組和行李物品的放置,提高車輛的實用性和便捷性;同時,后艙的密封性能良好,能夠防止水分、灰塵和異物進入,保護電池和行李物品的安全。 |
| 座椅 | 包括前排座椅、后排座椅等,提供乘客的乘坐位置。其采用人體工程學設計,具備良好的支撐性和舒適性,能夠有效緩解長途駕駛和乘坐過程中的疲勞;座椅的調節功能多樣,如座椅高度調節、前后調節、傾斜調節和頭枕調節等,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座椅的安全帶和頭枕等安全裝置也符合嚴格的安全標準,保護乘客在意外情況下的安全。 |
| 儀表板 | 提供車輛的儀表和控制面板,顯示車輛的各種信息。其上安裝有各種儀表,如車速表、轉速表、里程表、油量表和水溫表等,能夠實時顯示車輛的行駛速度、發動機轉速、行駛里程、剩余電量和電池溫度等重要信息;同時,儀表板還集成了各種控制開關和按鈕,方便駕駛員對車輛的各項功能進行操作和控制。 |
| 中控臺 | 提供車輛的控制中心,包括音響、空調、導航等控制功能。其采用智能化的交互設計,集成有觸摸屏、按鍵和旋鈕等操作界面,方便駕駛員和乘客對車輛的娛樂、舒適和導航等功能進行便捷操作;中控臺內部還安裝有各種電子控制模塊和線路連接器,實現對車輛各功能系統的控制和通信。 |
| 內飾板 | 包括門內飾板、頂棚內飾板等,提供車輛的內飾裝飾。其材料多樣,如塑料、皮革、織物等,具有良好的觸感和視覺效果,能夠提升車輛的內飾檔次和乘坐舒適性;內飾板的設計注重與車輛整體風格的協調統一,同時具備良好的隔音、隔熱和防塵性能,改善車內環境。 |
| 玻璃 | 包括前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后擋風玻璃等,提供車輛的視野和防護。其采用高強度的安全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抗沖擊性能,能夠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清晰的視野,同時在碰撞等意外情況下,能夠有效防止玻璃碎片飛濺傷人;玻璃還具備隔熱、隔音和防紫外線等功能,提高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 |
| 輪胎 | 提供車輛的行駛支撐,包括輪胎和輪轂。輪胎是車輛與地面接觸的關鍵部件,其橡膠材質具備良好的抓地力和耐磨性,能夠為車輛提供穩定的牽引力和制動力,保證車輛在各種路況下的行駛安全;輪胎的結構設計還具有吸震和緩沖性能,提高乘坐的舒適性;輪轂則安裝輪胎,常見的材料有鋼制和鋁合金等,具有良好的強度和輕量化特點。 |
底盤系統 |
|
|
| 懸掛系統 | 包括減震器、彈簧、穩定桿等,提供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減震器通過阻尼作用,吸收和緩沖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和沖擊,穩定車身姿態;彈簧和穩定桿則調節車身的側傾和行駛高度,提高車輛在轉彎、加速和制動時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
| 轉向系統 | 包括轉向機、轉向柱、轉向節等,提供車輛的轉向控制。轉向機將駕駛員的轉向力放大并傳遞給轉向輪,實現車輛方向的改變;轉向柱和轉向節則連接轉向機和轉向輪,保證轉向系統的順暢和精準,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操控體驗。 |
| 制動系統 | 包括制動盤、制動鉗、制動管路等,提供車輛的制動功能。制動盤和制動鉗通過摩擦作用,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實現車輛的減速和停止;制動管路傳遞制動液壓力,確保制動系統的響應速度和制動力的均勻分配,保障車輛在緊急情況下的制動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