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晴模切ERP]SAP業務藍圖解析:對象狀態與業務事務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 經驗分享&操作答疑 』
在寫關于SAP的這個系列文章時,我有個想法,就是通過再次深入研究SAP(我曾做過幾年的SAP內部顧問),細節性地整理和表達我已產生近10年的一個判斷: 工業企業運行的基本邏輯就是就是通過業務活動去改變和推進業務對象的狀態,基于業務對象狀態的改變完整業務增值。 同時,也想通過這個整理,解決我當前職業中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 如何用架構方法,在企業級的層次和規模上,完整規范地定義業務運行的內在邏輯,這個邏輯,必須是完備(不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必須是客觀真實的(不是純粹的基于個人臆想的邏輯構造),必須是科學的(來自業界的管理實踐)。 基于上述想法,本篇內容就有了重要的意義:揭示SAP系統中有關業務對象狀態及其與業務事務之間的互動關系。 在SAP系統中,業務對象有200多個,可以通過BS13事務代碼查看,每個對象有各自的對象代碼,本篇分析以ERP系統中的核心業務對象生產訂單(對象代碼ORH)為例。 生產訂單的執行流程
生產訂單狀態
與生產訂單相關的業務事務代碼
業務事務與訂單狀態的關系 訂單狀態是業務事務執行的前提,同時,業務事務的執行也是訂單狀態改變的原因。 業務事務對訂單狀態的影響: 業務事務對訂單狀態的影響主要包括兩種:設置(設定形成此狀態)、刪除(消除此狀態)、無影響(不產生影響)。 如下為系統默認關系:
訂單狀態對業務事務的影響: 訂單狀態對業務事務的前提影響主要包括兩種:允許(允許執行此業務)、禁止(禁止執行此業務),此外還有警告(提示某些信息)和無影響。 如下為系統默認關系:
注意上表中黃色字體的位置,似乎有悖常理(未曾發料就有產出、完成之后還能發料和收貨),這是系統默認設置(為適應靈活的業務處理需求),用戶可以自定義約束關系,具體是通過用戶狀態參數文件設置,并分配給特定的生產訂單類型。 如何進行架構表達? 若要將上述業務邏輯在架構中進行完整表達,僅通過ArchiMate語言是無法實現的,可以考慮借助UML狀態圖甚至更多方法,對此有待繼續研究解決。 閱讀原文:原文鏈接 點晴模切ERP更多信息:http://moqie.clicksun.cn,聯系電話:4001861886 該文章在 2025/3/27 13:02:54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